詩篇是孕育教會音樂的搖籃。詩篇不只是舊約聖經與以色列的詩歌,如聖安波羅修 (Ambrose,第四世紀著名的教父) 說的,詩篇更是「教會的聲音」。詩篇持續對教會產生引力,成為教會的詩歌。以色列人最早在聖殿以及會堂崇拜以及個人靈修就使用詩篇,第三世紀特土倫在崇拜中證實詩篇的重要性,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堡牧首約翰一世說:「實際上在教會崇拜中,詩篇是開頭的、中間的與末後的。」後來修道士唱的每週詩篇集,以及最受基督徒喜愛的靈修書籍《默想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 Thomas a Kempis著) 從摘錄詩篇的篇幅比從福音書摘錄多得多。馬丁路德創作聖詩取自詩篇,加爾文派信徒唱詩更是全部使用詩篇的韻律版本。

聖經研究學者John Lamb 概括論述了希伯來崇拜、新約聖經、東西方的教會、路德會、改革宗教會、聖公會與蘇格蘭教會的崇拜如何使用詩篇。詩篇不只運用在不同的基督徒團體,也用在各式各樣的聚會—從聖餐、洗禮、修道院的晨禱與晚禱、自由教會的敬拜到個人靈修生活。詩篇有著豐富的系統註釋書籍、譯文、靈修小品與音樂作品。

以「詩篇」為標題的書籍與樂譜在耶魯神學院圖書館查詢,可找到九百多筆。在路德神學院圖書館可查到2199本關於詩篇的書。近代教會崇拜中讚美詩的「復興」並非僥倖;詩篇是教會的血脈,並且持續復興中。諸如詩篇23篇、84篇、90篇、100篇、130篇和150篇,都深藏在許多人的心裡。牧師使用這些詩篇安慰生病的人,教會的改革者與復興者也多次使用詩篇。

詩篇可以念,更可以唱,適合初學唱歌的人。豐富的詩篇音樂範圍極廣,從最簡單的到最複雜的都有。例如路德會的崇拜手冊裡有最簡單的詩篇,適合每個人。最複雜的,例如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的詩篇交響曲(Igor Fyodorovich Stravinsky, Symphony of Pslams),以及需要細心排練的聖公會的合唱曲。在最簡單與最複雜之間更有數不盡以詩篇為歌詞的詩歌與經文歌。

為什麼是詩篇?很少人會對教會選擇多少詩篇、多少音樂因詩篇而產生、多少人唱詩篇而提出質疑。答案很複雜,視如何研究而定。

詩篇的文字

在一場聖詩協會的演講上,學者Patrick Miller說明詩篇150篇—也就是整部詩篇的結尾—為著所有事物讚美上帝,並不只是一種文學上的手法,而是期待全宇宙歸向上帝。他說西敏寺要理問答第一條定義「人生在世主要的目的」就是榮耀上帝。詩篇以及教會音樂與讚美上帝關係最密切。

詩篇不僅向上帝獻上讚美,Miller 也談到詩篇的哀歌。Claus Westermann寫的書標題為「詩篇中的讚美與哀歌」(Praise and Lament in the Psalms)。Walter Brueggemann寫了一本關於詩篇的書叫做「以色列的讚美」(Israel’ s Praise),另一本叫做「詩篇禱告集」(Praying the Psalms)。詩篇不只讚美上帝堅定不變的愛與信實(詩篇117),也等候上帝(詩篇88、130),掙扎懇求上帝不要撇棄(詩篇22)、訴求公義(詩篇1)、審判(詩篇82)、為伸冤哭喊(詩篇109、137)、沐浴在恩典中(詩篇23)、徜徉在上帝的殿中(詩篇84)、對比上帝的永恆與人的有限(詩篇90)。

詩篇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明確表達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高峰與低谷。我們掙扎於上帝看似令人困惑的仁慈與憐憫,上帝則以不變的愛與信實面對我們向祂對抗。在人間悲劇中我們看到殘忍與不公義的事,對照日常生活與宇宙生命,皆召喚人以公平慈愛對待他人。詩篇大多時候讓我們與上帝面對面,我們稱頌上帝因為祂為我們行大事,詩篇的內容告訴我們該唱什麼、為什麼要唱,以及為什麼這些詩歌值得吟唱,這些歌表達上帝無限的能力,所以教會應該要唱。詩篇也暗示為什麼膚淺的音樂無法乘載如此強而有力與意義深廣的詩歌。

(取自 Te Deum— The Church and Music, Paul Westerrmeyer 著)




音契今年將秋季舉辦的「時代篇」音樂會,改名為「人文樂篇」。原本著重在呈現當下世間潮流、以比較批判性的角度探討社會現況,現在轉型為藉由欣賞一些膾炙人口、表達內心的細膩思維、或是觀察人間百態、能展現人心所期盼的古典音樂,讓更多人進而接觸真理,檢視自己的內在生命。

第一年音契推出馬勒第一號交響曲,取材於作曲家《流浪青年之歌》歌曲集,也深受尚.保羅同名小說《巨人》的影響。二十多歲才華洋溢的年輕人,經歷愛情的各種滋味,藉由作曲將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第一樂章在大自然田園風格的鋪陳下,有著杜鵑的甜美叫聲,萬物甦醒的春天氣息,沈醉在愛情迷人的情緒中。第二樂章奧地利山區民謠風味的Yodel(岳德爾)舞曲形式,與他的《青春時代之歌》中的〈漢斯與葛麗特〉同樣的蘭德勒舞曲節奏,像是快樂活潑的享受與情人共舞的甜蜜,優雅且大器。第三樂章的作曲靈感來自法國畫家卡羅的版畫《獵人的葬禮》,畫中的送葬隊伍是森林裡的動物們。似乎嚐到了愛情苦澀,在著名的波希米亞民謠Frere Jacques 也就是童謠〈兩隻老虎〉的小調聲中,以卡農在樂器間對話,而加入來自《流浪青年之歌》的〈兩隻藍眼睛〉片段,像是在愛情的苦悶中試圖找尋出路。第四樂章一開始如暴雨般的怒吼,完全顛覆了之前的溫柔,像是對命運不平的反抗,但隨即而來超級浪漫的醉人旋律,馬勒極佳的管弦樂法在這樂章充份表現,銅管的寬闊氣勢將全曲帶至最高潮。而徜徉於大自然之間的愛情經歷,究竟留下了什麼呢?有時,只剩下空虛,被掏空的心如撕裂般的痛苦。

下半場曲目,以歌劇選曲為主,而這些歌劇故事,絕對不比八點檔的劇情遜色。古諾歌劇《浮士德》選曲〈小金牛之歌〉,反映了人類敗金的本性。為了擁有更多財富耍盡心機,有時更不惜加害他們,甚至致人於死地。魔鬼因著人類的慾望,無止盡地展開強烈的攻勢。華格納歌劇《唐懷瑟》選曲〈朝聖者合唱〉與〈晚星之歌〉,更將整場音樂會帶入高潮。以詩篇23為背景所寫的〈朝聖者之歌〉,是主角唐懷瑟被伊莉莎白搶救後,深感愧疚而走上懺悔之路的羅馬之行。劇本中,唐懷瑟原本在維納斯堡酒池肉林沈溺,但終究無法滿足精神需要,想回到從前的生活。人窮極一生追尋夢想,功成名就,像威爾第一樣,創作了多少令人喜愛的歌劇,但能不面對死亡的呼喚嗎?80幾歲的威爾第,面對妻子的過世,在最後幾年的歲月中,卸下塵世間的愛恨情仇,終於面對上帝,完成了《四首聖歌》。其中本次要演出的〈感恩讚美詩〉,是當中最壯麗輝煌的一首。以葛利果聖歌悠揚的開頭,而後兩組合唱團的壯烈聲勢,其中的賦格,更是完美的八聲部交織。我們是否期待人間有心靈天堂,隨時可以充電療傷?而身後更有個永恆的處所,那天父的花園,有著永不凋謝的花,期待與逝去的親友們相聚,高聲頌讚。

古典音樂之所以日久彌新,是因為作曲家們將豐富的文學、藝術、創意資產以及個人感受內化後注入創作中,形成時間的精緻藝術,而透過欣賞與了解,影響我們的內在世界。希望音契的「人文樂篇」?—古典音樂面面觀,可以給愛樂者不同的視野,不同的風情,以及豐盛的心靈探索。


宗教改革500年之後的禮拜,是否每次都成為上帝與祂的子民在基督裡相遇,且生命更新的經歷?禮拜的更新必須立足於禮拜群體對聖道真理的深刻了解,轉化傳統以聯結現代各樣挑戰與不同族群的需求;「回到聖經」是最穩妥的禮拜學「理論根基」。

要先認識何謂敬拜(禮拜)、每個程序的信仰含義,才能合宜地使用音樂,以敬虔的態度正確地服事。禮拜設計,是具有上帝形象的人,思考如何以有限的智慧、能力、資源與恩賜,曉悟上帝的愛和時代啟示,與無限上帝交通的行動回應。而禮拜、音樂任何形式的創意改變,唯一目的皆是:引領會眾更融入敬拜,讓每個人都受到培育和幫助,在敬拜當中與主建立更深層的關係,蒙上帝喜悅。

金希文老師在推薦序說:「《立足聖道的創意禮拜》一書聖樂領域的應用,涵蓋層面廣,在神學的信仰反思,亦深入討論。對不熟悉禮拜與音樂神學的音樂家而言,本書打造了根基般的立論。」此書以我所開課程「敬拜設計與領會訓練」、「禮拜音樂之實踐」的教學心得,加上多篇已發表的文章來做理論與教育論述,讓教會音樂和禮拜學兩個領域深入對話。

今日教會禮拜迫切需要教導,本書內容包括認識改革宗禮拜內涵、如何司會(領會)、活用聖詩、禱文寫作、婚喪禮拜的提醒、敬拜讚美的再思、介紹泰澤詩歌禱告。

針對後現代青年,美國Drew大學神學院院長Leonard Sweet提出教會要掌握四個原則:「可體驗的Experientially,可參與的Participatory,具像呈現Image-Driven,跨領域跟生活聯結的Connected」來引導活在網路虛擬世界的這一代走上認識神的道路。21世紀的人們活在視像世界裡,教會如何運用多媒體、藝術、戲劇和舞蹈?第八章特別談論基督教美學(藝術、戲劇),第九章則介紹揉合禮拜。

香港中文大學前文學院院長羅炳良教授在推薦序說:「不少教會因為分齡牧養教牧理論的驅使,按音樂文化把教會分成兩個至三個禮拜群體,老中青三代便無法在『一個』、『聖潔』、『大公』及『使徒』的禮拜中一同敬拜上主。陳教授創意地想到怎樣可以把老、中、青,古、今、將來的意念揉合在一個非常細緻、小心策劃的教會禮拜中。」 但願這本書能幫助大家更明白禮拜中話語和音樂如何相互承載。



很多人覺得,功成名就、擁有巨額財富、享受人間奢華,認為這才是成功的人生、是一生奮鬥的目標,擁有這些才會快樂;但,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都如自己所願,當不如意時,就失落、消沈、一蹶不振,怨天尤人。然而是否有一種可能性:無論景況如何,即便遭遇困難或生離死別,在哀傷或痛苦中,還能感到心裡踏實,坦然無懼,心裡平安,因為知道引領者會將最好的福份賜給我們?

去年9/30-10/9來台西部巡迴演出的日本優笛亞室內樂團,受到各地觀眾熱烈迴響,場場爆滿;累積20多年在信仰裡互相聆聽與扶持的默契,在音樂中展露無遺,他們分享的個人故事令人動容,使得整場音樂佈道會充滿神的愛、憐憫與安慰。曲目豐富生動活潑,在場觀眾覺得非常新鮮有趣,氣氛歡樂活絡。由於優笛亞長期以來與音契的友好關係,因此特別愛台灣,今年再度受音契邀請,將於9/1-10第一次至東部巡演,宜蘭、花蓮、台東的愛樂者真是有福了。

在這些優秀的日本音樂家身上,看不見驕縱任性,但能感受他們在信仰裡的相容;聽了他們的故事,覺得上帝可以改變一個自認不堪的生命,進而全然的降服,這是何等的寶貴,就像詩歌所言:

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神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作工得息.....

即便上帝允許自己最愛的人離世,但依舊相信我們能在天堂相見,這是充滿希望的人生道路,死亡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天國旅程的起點。其中一位優笛亞成員就因著奇妙的帶領,竟然遇到上帝所預備的另一位伴侶,這是原本他所能預想到的結果嗎?

是否羨慕這些音樂家,雖然遭遇人生挫折,但因著堅定的信仰,一步步跟隨上帝的帶領,走出死蔭幽谷,化悲傷為喜樂,活出與眾不同的生命,進而願意將自己的專業全然獻上,以音樂傳播愛的真諦。由「心之所羨」,淬鍊為「心之所獻」;上帝親手雕塑的生命,結出甜美的果子。

9/1-10優笛亞室內樂團台灣東部及台北巡迴音樂佈道會「心之所羨」,誠摯地邀請大家一起與我們暫時離開世間事,徜徉於療癒的音樂聲中,單單注視自己內心,將是場場心靈滿足的饗宴,敬請期待....

我學豎笛22年了,這是一段我想像不到的日子;為什麼呢?想像不到轉眼間,現在的我也是個中年男子了! 因為媽媽是音樂老師的緣故,小時候學鋼琴和小提琴,但我是一個好動的小孩,跟我的名字一樣,大家都叫我毛毛蟲,完全靜不下來,怎麼可能會自己練琴呢?記得那時候學小提琴每次上課都在哭,到最後不學了。直到有一天哥哥拿樂器圖鑑給我選,看哪個樂器好看,最後選了豎笛,就這樣開始了我的豎笛之路。

我是一個開竅很晚的小朋友,但是學沒多久,也給我矇上一個國中音樂班,我是班上唯一的豎笛學生,因為沒有敵手,就在沾沾自喜當中漸漸地喜歡上音樂。到了高中開始有競爭,但還是保持得不差,最後考上台北藝術大學。我跟哥哥從小都在教會裡長大,星期六日一定要去教會,還要在禮拜中司琴,他主修鋼琴,我主修豎笛,通常教會的叔叔阿姨都覺得哥哥很優秀,但我通常是被說弟弟好可愛、皮膚好好的那個人。我們念同一所國中,但是高中他是第二志願,我是第三志願,大學我們念一樣學校,雖然我沒有太大壓力,但是總是會被大家說要加油,哥哥很棒,我一定也可以的。

國中與哥哥念同一所學校是運氣好,考高中的時候已經有點壓力,最後的結果勉強不會跟哥哥差太多,考大學總算揚眉吐氣,和哥哥一樣好,卻有一個很大的刺激發生在準備畢業的時候:一個對我們家很好的阿姨,在我畢業製作後對我說:「你很棒,但是哥哥前幾天的音樂會很厲害,有大將之風,你一定也可以的。」就這樣......我明白即使念了同一間學校,我也不會跟哥哥一樣優秀;雖然有點難過,卻也點出真正的問題---我是一個容易怯場的人,演出並不適合我,從此我跟哥哥走不一樣的路---他去美國,我去法國。他在美國發展很順利,而我在法國也找到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在法國不知道為什麼有機會讓我跟上帝關係很好。我的生活全部是在教會當中,我開始在教會有了一片天:在教會詩班當指揮、在團契中當會長、有很多領導的機會。我發現我很容易可以跟人聊天,很容易看到事情的問題,我所說的話有些影響力......在這裡我得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當我靜下來思考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這都是上帝從以前給我的訓練,祂讓我在失敗中成長,讓我一直在不錯的地方卻不驕傲,讓我看到總有人比我優秀。我們常常遇到好事會很開心,遇到不好的事情就會一直抱怨;但是我始終相信上帝會為我預備人生的道路,所以我不用擔心我的未來,就像過去三十幾年來祂也按照祂的計畫把我引領過來,只是......我願意相信祂的帶領嗎? 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耶穌是我的牧者

大家平安,很高興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直不斷引領我的生命、我的家庭的好牧人—耶穌。

我是在婚禮上受洗的。在這之前,我本身沒有特別的信仰,也跟一般未信主的人們一樣會求神問卦。記得剛認識我的先生的時候,他很自豪的告訴我,他的家族是基督徒家族,而他是第五代基督徒,當下我挺不能體會他的自豪,還回了他說:我有朋友家也是拜了幾百年的媽祖啊∼∼在交往時還有一回,他帶著我逛著他們家附近的迪化街商圈,跟我介紹迪化街上著名的景點,其中還有城隍廟內有個月老,當時我也是滿懷好奇心與少女心的請廟內的工作人員帶著我完整的拜過。

後來準備結婚時,忽然想起曾經和還沒成為我婆婆的吳媽媽聊到她正期盼著我先生何時要堅信禮的事,於是我就向婆婆提出了想和先生一同在婚禮中接受洗禮和堅信禮。就這樣婆婆和教會的牧長們協商同意後,我們就在婚禮中一併完成了我們的終身大事,而且為我們證婚的還是我先生的姑丈,羅東教會的王榮信牧師呢,這個也是上帝的恩典。

婚後有一天,一位住在南部的同學來電,說要帶著她的喜餅來迪化街的城隍廟一趟,為了要請月老吃喜餅還願,這時候我恍然的大叫了一聲:天啊!我當初也是有拜月老的,而且他還把我嫁給了帶我來觀光的那個人啊!咦!?月老讓我成為基督徒?是這樣的嗎?不是這樣的,是我們的上帝才有這樣的權柄,祂才是唯一的真神,祂才是贏過一切偶像的萬王之王。是 祂一路帶領著我們的每一個腳步,陪伴著我們的每一個重要時刻。

主耶穌給了生我、養我、教育我、支持我的父母,祂帶領我認識我的先生,讓我在婚禮中受洗,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基督徒家族的一員 ,這些是何等的恩典啊!而且是永無止境的恩典,因?上帝永遠會安排天使在我們的身旁,在我們生命中遇見的每一件人、事、物,都有祂的旨意。

上帝賜給我一雙美麗乖巧的公主,她們喜愛讚美稱頌上帝,特別是用歌聲。記得姊姊在8、9歲時就一直告訴我她好想參加合唱團,當時她正就讀私立的雙語小學,每天光寫功課就要花掉兩個鐘頭的時間,根本沒有時間參加多餘的課外活動。剛剛有說到,上帝都會安排天使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為孩子找尋適合的合唱團時,我先生的大學學妹;也是他們校友合唱團的指揮老師,就推薦我們「音契青少兒童合唱團」。為了參加每週三下午五點的練唱,我們毅然決然的將姊姊轉回公立小學。

每個禮拜三,我都會帶著妹妹陪著姊姊上課,回家後聽著姊妹們從浴室傳出的歌聲,姊姊教會了妹妹她所學到的每一首歌,接下來的日子,就換成妹妹每天期待著何時也可以加入合唱團。所以當老師宣布妹妹可以加入小天使班的那天,妹妹是何等的開心和榮耀啊∼ 陪伴孩子們在合唱團到現在兩年半的時間,我更加深刻感受到主耶穌在每一位孩子身上所作的工,從他們口中所唱出的讚美之聲,是何等的清純動聽。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上帝是你我的好牧人,跟隨 祂、信靠 祂一切必不缺乏,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更是從死裡復活,給信祂的人平安的唯一真神。

願上帝作你的力量,作你的詩歌,更成?你的拯救。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殷長佑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建鴻印刷設計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